高雄師範大學訪學計劃系列之四——田苗同學訪學報告
Release date:2019/12/05
  • Share to:


今年9月至11月,十分有幸得學校和教育學院安排赴臺灣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系交換學習。能夠報名參加這個交換項目可能是我這幾年最正確的一個決定之一,此行收穫十分豐富,現從課程學習、社會體驗兩個方面向各位師長彙報如下。

一、課程學習

高雄師範大學是臺灣三所公立師範大學之一,身為師範大學,教育學學術研究是其特長,在臺灣教育學學術研究佔有一席之地。其教育學博士培養課程包含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必修課程主要有教育研究方法論與方法課程、教育哲學。選修課程分為教育行政管理、課程與教學和教育心理三個方向。必修課程為每位博士生必須選擇修讀的課程,選修課則博士生依個人志業興趣選擇。我本人跟隨教育系教育學博士班二年級博士修課。我選了《教育哲學》、《課程理論》、《多變數統計分析》和《質性質料分析》四門課程。通常,開學第一節課,上課教授發放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會描述本門課程的目的、學習和評價方式,以及必讀書目。高師大教育系教授特別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批判思考能力的培養。通常是每個學生選擇一個課程主題進行大量閱讀後撰寫講稿,並提交任課教師審閱,根據老師的質疑反復修改後向全體選課學生彙報。上課教授和選課同學現場提問和質疑,由彙報者回答和辯護,最後由任課教授評論。任課老師非常喜歡好學的學生。只要有任何學習上的疑問都可以寫信給老師或是約時間見面討論。

上研究方法課程的老師,特別注重學生相關能力的培養。比如,我選修的《質性質料分析》。通常老師先佈置閱讀書單,學生閱讀後撰寫讀書心得和填寫老師佈置的作業單。例如,論文題目的確定,學生先閱讀相關的材料,再修改老師作業單上羅列研究題目。根據自己的興趣擬定研究題目和教師及選課同學一起討論完善。老師通常會把學術研究和課程學習結合一體,同時結合老師自己的論文,向學生展示每一個部分的寫作要領。

總之,在課程學習方面,拓展了我的教育學領域的專業知識,在研究方法方面獲得了訓練和提升。

二、社會體驗

在交換學習期間我抽空參觀了高雄市政府、高雄市議會和高雄市民生醫院。這裡的工作人員都非常熱心地講解和回答我的提問,化解了我心中的疑惑。去醫院看病,先掛號但不收費,通常是看完病,醫生開藥才需要付費。臺灣的文明程度很高,公車和捷運都是先下後上,有秩序的排隊,博愛座會一直為有需要的人留著,一般不會有人佔用,公車上的人們講話很小聲,沒有大聲講話和接電話的人,也沒有吃東西的,比較注意環保。社會治安不錯,不用擔心會被搶劫等等。人們很熱心,絕對樂於助人。

非常感謝學校和學院安排這次交換學習,使我在學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同時,人生閱歷也得以拓展和豐富。衷心地感謝學校和學院的師長精心籌備此次交換學習項目。

 


 

*田苗同學係澳門城市大學教育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




 
Views: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