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愛的智慧——《教育的情調》讀書分享會
發佈日期:2020/09/23
  • 分享至: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教育的情調》就是這樣一本好書!

本書由當代教育現象學開創者、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育學教授馬克斯·范梅南、澳門城市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李樹英教授合著,以教育現象學的方式,闡述了如何培養教師的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智慧。

教育情調核心在愛,愛每一個孩子,教育活動就有了美好的情調。正如劉慧教授所說,兒童的世界不同于成人世界。成人雖然都從兒童走來,卻難以回到並真正理解兒童世界。《教育的情調》一書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可行的路徑,“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教育的情調》是關於兒童生命的研究,是在現實生活情境中對兒童生命成長的描述與揭示:她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成人是如何與兒童真實體驗與感受“擦肩而過”的;她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成人“走進”兒童生命世界之門;她展示了成人與兒童“打交道”時,如何才能“踏上”兒童的生命“節拍”,給予兒童所需要的教育之愛,“奏出”教育情調的美妙樂章。是愛與情調,溫暖著、喚醒著讀者的心。

在劉慧教授的指導下,2020級小學德育專業碩士研究生閱讀了《教育的情調》這本書,大家通過網路進行了讀書交流。


讀書心得

丁功林:我從“學習的收穫、現實的考驗、啟示與思考、疑惑與困難”這四個方面進行彙報,對書中的內容進行了整理歸納,提煉出“愛意、體驗、判斷、反思”四個關鍵字,結合我自身的支教經歷,與大家分享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體驗”相關的章節內容帶給我深刻的感受,令我不由地思考,在特殊的教育情境下,我們該如何開展教育智慧?最後我認為我們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將自己“高高掛起”,而要飽含愛意,走進孩子,體驗、感受孩子的世界。當我們把自己的視角放到和孩子一樣的位置時,才能更好地明白孩子的想法是什麼,才能更好地掌握、發揮我們的課堂,不單是去傳遞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去傳遞我們作為教師的一種情感和情懷。


王珂:閱讀完整本書,感觸頗多,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小體會。對於這本書的理解,我將此書分為了五個主要的部分,分別是:教育敏感,教育機智,關於孩子,教育情調以及教育現象學。成人的言語和行動所要表達的情境依然與孩子們體驗到的情境根本對不上號,因此作者更提倡教育者應該擁有一種教育的敏感——一種進入孩子世界的能力。有了這樣一種教育的敏感就應該充分發揮自己教育的機智,用機智與臨場的反應去應對不同的情境。孩子是天生的寬恕者,當我們還暫時不具備教育的敏感與機智時,他們用信任與愛不斷的包容我們。促使我們逐漸尋找教育機智和敏感性,從而形成屬於自己的教育的情調,這也是一種對教育的感知與領悟,包含了與孩子互動的“情”與知道此時此刻我該怎麼做的“調”。接下來對於教育現象學的理解則是一種昇華與總結,讓我們以一種全新的視角進行教育和教育研究。


管彤:初讀《教育的情調》書中一個個“似曾相識”的小故事使我回想起自己的成長過程與教育經歷:印象中在我的孩童時代,成年人是十分聰明的,像有超能力一樣:爸爸媽媽總是能猜到我心底的想法、老師也總能知道哪個同學還不懂這節課的知識點等等。閱讀這本書發現在我心中成年人的神奇“超能力”,正是源於他們具備教育的機智感與敏感性。這其中包括父母對於孩子成長變化的關注與細緻思考,也包括老師對孩子不同可能性與獨特個體性的保護以及對自身教學實踐的反思。例如書中提到的《父母親》——一段關於陪伴孩子學習小提琴的故事。其中兩位家長的區別在於:那位元母親自身對音樂並不感興趣,因此每次監督孩子練琴都像在例行公事。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每日的小提琴練習變成了母親與孩子一同完成的契約。而在附近的另一個家庭中練琴的氣氛則截然不同。父親親身演奏著美妙的音樂,這是給孩子練琴的示範,同時也是一同享受音樂的邀請。他們從練習固定的旋律到變換曲調,不知不覺地將單純的練習昇華為一種愉悅身心的探索實踐。從而引發了我的思考——對於父母而言,真正“合格”的標準是什麼?是有足夠的財富為孩子報各式各樣的課外班、是為了節省自己的時間打發孩子看他喜歡的動畫片、還是每天抽出時間聽孩子聊聊自己感興趣的事,並替他解答心中的疑惑呢。我想真正合格的父母應該對孩子的成長充滿激情、用“愛”陪伴孩子成長!

再讀《教育的情調》,這本充滿哲學力量的書幫助我逐漸更新並完善自己的教育觀——我意識到:我們所知的教育實質上可以理解為是一種以孩子為主體的,需要教師走進孩子的世界並與孩子交往的一個過程。其中最重要的並不是向孩子傳授各式各樣的基礎知識,而是陪伴孩子成長、給孩子希望。教育的敏感性與機智並不是一種固定化的行為標準或技能技巧,而是從會做人、會教育昇華為生命智慧。我們需要不斷學習、積累實踐並及時反思,把學術與生命態度內化,通過教育行動實現教之“學”與教之“育”統一,做個有心的教育者、做個有愛的教育人!


楊梅:在與兒童相處的過程中,成人需要“看到”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在”。不僅是身體上的在,而且要精神上的共情。這需要我們的敏感性,知道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多與他們溝通,而不是一廂情願的“自以為”。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在”,不僅可以通過語言、交流實現,而且可以運用面部表情、情緒流露、肢體動作等各種方式來體現。就像清晨校門的問候,課堂上老師一個欣賞的眼神,放學時與孩子的握手道別並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我們努力接近每個孩子,認真走進每個孩子,從而提升教育的情調,發展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機智。

那麼,如何發展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機智呢?首先,細膩地理解孩子的體驗,在那一時刻做出適切的行動。敏感性和機智是一種“即興的、臨場的反應能力”,要求在具體的情境中做出合適的反應。其次,形成反思力。教育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活動,隨時質疑。通過不斷反思,提高人們對教育情境的敏感性,以促使做出機智的行為。再次,終身學習。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學好教育這門與人相處的學問。最後,閱讀和反思教育體驗的小故事來生成教育智慧。閱讀教育體驗的小故事之後,再遇到類似情況時,人們會產生敏感性,知道怎樣做對孩子更好。

總之,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要用心體驗,走進孩子,生成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機智。


李楚楚:讀完這本書,我真切地感悟到作為一名兒童教育工作者,其自身擁有教育的敏感與機智的重要性。我們要把孩子當成一個完整的人,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傾聽和愛護。同時,要在教育工作中付諸愛與情感,對孩子保有信任,給予他們個性化的教育,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學會與兒童相處。

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在課堂教學管理中,我都遇到了不少問題與困惑。細細研讀完這本書後,才意識到許多問題的關鍵所在,收穫了非常寶貴的知識與經驗。希望在日後,我能把在這本書中獲得的啟發與收穫運用到具體的實踐當中,結合生活經驗,展示出一位真正的教育者應有的姿態。


袁婷:在《教育的情調》這本書中,范梅南先生用平實的語言,生動的小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真正的教育者應該有的樣子。他提供了眾多豐富的經驗,給我帶來許多珍貴的啟發。

對孩子來說,每個孩子都應該被“看到”。每個孩子都渴望被“看到”,而真正的“看到”是從心出發的尊重與理解。有時也許就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次握手,一個適切的評價。早上的一句“你好”,中午的一句“午安”,一個關切的摸頭殺,放學時的一句對每個孩子不同的、獨屬於他自己的評價,這些都會成為孩子心中最重要的“被關注”、被“看見”。

對家長來說,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軌跡,要創造性的等待;其次學會捨棄自己的時間,多花時間陪孩子,有時候關心愛護一個人,是可以換位元思考對方需要什麼;最後要學會給孩子放假,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渴望身心放鬆。

對教師來說,首先要以愛育愛,做有溫度的教育者,而不是只知道教學的“教書匠”;其次要帶著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機智走近孩子。作為小學兒童教育者,我們要理解孩子當時所處的境遇,靜下心來和孩子溝通;最後教師要營造和諧、愉快、寬鬆的課堂氛圍,讓孩子在課堂上能說、能笑、能想、能動。


交流分享

同學們共同談論在讀書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引領大家暢所欲言、互相借鑒。

李楚楚同學提出,怎麼理解書中“我們要為他們而活著”這句話?楊梅同學認為:“為他們而活”並不是說家長、老師沒有自我。而是要求我們站在兒童的立場、角度來思考問題,細膩地理解孩子的體驗,換位思考,在具體的情境中做出適切的行動,不要“自以為是”。

楊梅同學在思考“教師在運用教育智慧時是有風險的,如何規避這個風險?如何保護教師的熱情不被傷害?”這一問題時,她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首先,教師要有自己的定力,自信的面對自己的教學,敢於打破常規。當然,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和業務能力。其次,社會要給教師足夠的伸展空間,相信教師,製造有利於教師施展能力的輿論環境。再次,家長也要相信教師,多與教師溝通,將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習慣愛好告知教師,使得教師在處理問題時有一定的準備、參考,更有利於做出合適孩子的反應。最後,教育管理部門要下放權力給一線教師。給予教師一定的職業權力,使教學工作更加靈活、生動。楊梅同學希望提出這一問題,激發大家共同探討。隨後,丁功林同學從班級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議。她認為,與孩子的交往過程中,我們儘量做到提前公佈規則,使學生有預期,提前接受規則,不至於在以後的交往過程中產生分歧,俗稱“約法三章”。建立明確的規則意識,使教師與學生建立共識,減少摩擦,保持教師的工作熱情。


教師點評

會後,劉慧老師對此次讀書分享會進行了總結。

首先,劉老師對同學們的分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學們邏輯清楚,思維敏捷,思考深刻,令人感到欣慰。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對於新入學的研究生,劉老師鼓勵各位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堅持閱讀,不僅向大家推薦了教育方面的經典著作,還以生命、生活、哲學三條主線對大家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

劉老師說:“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兒童、什麼是教師,這是教育研究者首先要弄明白的問題。做好這三個理解需要回到本源,回到初心,那麼未來不論做怎樣的教育,都有了根,都有了定力,也就不會走偏,這個初心就是生命。

生命存在於生活之中,並通過生活展現出來。生命體驗不是一個抽象的知識體系,而是在生活中展開的。在生活中,我們需要關注現象中有意義的場景或者情境進行描述。正如《教育的情調》這本書,看起來不難,但寓意很深,因為它回到生活、對有意義的現象進行生動的描述,呈現其本質。現象學強調本質直觀,在現象中看到本質。比如說孩子都是天生的寬恕者,這既是描述一個現象,又是呈現一個本質。如果描繪恰當,透過現象的描繪就能夠揭示其本質所在。

回到生命、關注生活、注重哲學思考,我們在閱讀書籍時就會獲得更為深刻的認識,我們的教育智慧也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生長。就像有的同學彙報時,抓住了優秀教師的真正優秀所在之處,即不是只會教學,而是用人生哲學去指導職業生活,智慧地和孩子相處。有些老師的可悲之處在于要跟孩子一比高下,仿佛他的話壓制了孩子,他才具有了權威。而這樣對待兒童,他們的心裡也許是排斥的、憋著氣的,將來會要對抗的。這樣的老師缺乏生命智慧的,其實是很難當好老師了。

最後,劉老師對同學們接下來的閱讀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她勉勵大家在讀書時不但要走進書本,深入地分析、理解、思考和提問,與生活對話、與作者對話、與自己對話;而且要能夠走出書本,積極表達、創作。與生活對話,是與實踐結合,思考書本的現實意義;透過作品與作者溝通交流,可以加深對本書的理解,解開自己的疑惑;與自己對話,問問自己的內心,收穫了什麼,感悟了什麼。我們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讀書後要有貢獻,要有所創作並發表出來,通過這種表達給他人帶來能量。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這樣對未來的老師、未來的孩子、未來的教育才能有益。


結語 

在讀書會進行過程中,劉慧教授與本書作者李樹英教授線上交流,李教授對我們的讀書會表示了讚賞,並提供了如何開展教育現象學行動研究、往期《教育的情調》分享會視頻,再次激發了大家的讀書熱情。

通過這次讀書會,大家意識到教育是帶著敏感、機智和愛,走進孩子,敞開孩子生命發展的無限可能,形成一種“對獨特性的獨特關注”——關注孩子的獨特性、情境的獨特性、個人生活的獨特性。用“心”“看”教育,走向兒童的生活世界,對兒童此刻的體驗保持敏感,尊重兒童的獨特性,優先考慮兒童的幸福。


文章來源:https://reurl.cc/7oMrNN



 
瀏覽次數: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