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領域:
高等教育學、教育管理、教育基本理論、教育文化
聯系資料:
郵箱地址:137628266@qq.com
胡弼成,教育學博士,現任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長,《創新與創業教育》(中南大學主辦)欄目主持人。
曾就讀於長沙大學、中南工業大學和廈門大學,先後獲得哲學碩士學位(於1991-1994年在中南工業大學法律系攻讀倫理學專業,獲哲學碩士學位)和教育學博士學位(於1999-2004年在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攻讀高等教育學專業,獲教育學博士學位)。曾任《現代大學教育》(中南大學主辦,CSSCI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大學教育科學》(湖南大學主辦,CSSCI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副主編、主編23年,被湖南省政府聘為第四屆學術委員會(哲學與教育學組)學科評議組成員。兼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期刊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網學術委員會(研究生教育學術組)副組長。曾於2008年至2009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訪學,先後去日本、韓國、澳洲、南非等國家或地區的大學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或進行學術交流。
長期從事教學與教育研究。講授過《教育學原理》、《高等教育學》、《大學教學原理與方法》、《高等教育管理專題》、《教育管理學》、《教育管理史》、《教育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多門本科和碩士研究生課程。1998年始獨立指導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研究領域包括:高等教育學、教育管理、教育基本理論、教育文化等。主持“城市處境不利者流動的教育歸因及其政策補償機制研究”、“湖湘文化與湖南高等教育現代化的研究”等課題,著作有:《大學課程體系現代化》(2007年)、《治學的誤區》(1998年),主編《高等教育學》(2005年初版、2010年第二版、2015年第三版)、《中國傳統教育》(1999年)等。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學術期刊及學報上發表論文200餘篇。發現並論述了大學的預警功能、“教育時序”規律、教育管理的“二律背反”現象等,提出“教育勢”、“教育跟蹤”等新概念,站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發展並提出“‘學生發展指向’的課程觀”、“師生‘一體兩面’的關系觀”、“主體性高等教育質量觀”、“學生發展是個體教育經濟學的基本範疇”等原創性觀點。著論“高等教育質量觀的演進”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反響,被專家引用達180次以上。在國內較早提倡“盡快為高校學生開設思維課程”,呼籲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需要,教育形態已由信仰教育、知識灌輸過渡到思維培育階段,其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科學時報》2010年6月)。二十餘年來所提出的觀點,由研究生整理、歸納出“幸福教育學論綱”。
簡歷
2017-2019年,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大學教育科學》主編
2004-2017年,從中南大學調入湖南大學,組建教育科學研究院,申辦教育學一級學科和教育專業碩士學科點;任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大學教育科學》副主編
1999-2004年,入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學習高等教育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1994-2004年,中南工業大學(中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職務,兼副所長;同時,兼《現代大學教育》(原《有色金屬高教研究》)編輯、常務副主編、編輯部主任
1991-1994年,中南工業大學法律系倫理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1986-1991年,長沙大學,教材科和校園管理科工作,任副科長、科長職務
1983-1986年,長沙大學,應用英語專業畢業
著論
共建共治共用:大學治理法治化新格局,《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
人工智慧時代教育管理的變革研究,《大學教育科學》,2019年第1期
家庭德育:為人一生的發展奠基,《大學教育科學》,2018年第4期
教育是通往幸福的階梯——兼論“教育無用”的真相、原因及對策,《現代大學教育》,2018年第4期
打破傳統班級授課制:大學教學治理的重點和突破口,《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第7期
論高等教育質量調節的市場機制,《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7期
論自覺的大學,《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論教育時序,《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9期
論教育跟蹤,《當代教育論壇》,2012年第2期
對話—理解:大學教育的本真意蘊,《教育研究》,2010年第8期
教育文化軟實力的構成及內部效應探究,《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高等教育質量評議與提升路向,《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秉承書院優良傳統 重塑中國大學精神,《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和而不同——大學文化培育論,《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教育主體評議,《大學教育科學》,2008年第2期;
大學課程體系演變的動力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
高等教育質量觀的演進,《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